
年份 | 專案名稱 | 執行單位 | 計畫主持人 | 連結 |
108 | 108年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及釋放量管理策略研析專案工作計畫 | 國立成功大學 | 李俊璋 | |
108 | 河川水體污染源鑑識作業程序建置與實例應用(2/3) |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與職業健 | 王根樹 | |
108 | 108年度前瞻水環境改善綜合管理計畫(南區) | 磐誠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孫宏華 | |
107 | 107年度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專案工作計畫 | 國立成功大學 | 李俊璋 | |
107 | 107年度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專案工作計畫 | 方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鄭婉儀 | |
107 | 107年度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專案工作計畫 | 國立臺灣大學 | 王根樹 | |
106 | 106年南區河川污染整治策略及行動整合執行計畫 | 台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朱宏毅 | |
106 | 105-106年度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計畫(第2年) | 國立成功大學 | 李俊璋 | |
106 | 水環境整治互動式及資訊公開平臺強化維運計畫 | 方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鄭婉儀 | |
105 | 105年度河川污染整治策略評估及總量管制整合執行計畫(南區) | 磐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| 劉惠民 | |
105 | 105-106年度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計畫(第1年) | 國立成功大學 | 李俊璋 | |
104 | 重點河川污染整治策略評析及執行計畫 | 美商傑明工程顧問(股)台灣 | 胡惠宇 | |
104 | 103-104年度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計畫(第二年) |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| 李俊璋 | |
104 | 104年環境影響評估河川水質評估模式技術支援計畫 |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| 林鎮洋 | |
103 | 水環境家園守望襄助保育計畫 | 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| 倪雅惠 | |
103 | 重點河川污染整治策略評估與行動整合計畫 |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陳佳欣 | |
103 | 103年度嘉義市流域污染總量管理及污染削減計畫 | 環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| 劉澤融 | |
103 | 103-104年度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計畫(第一年) |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| 李俊璋 | |
102 | 重點河川污染整治推動行動整合計畫 |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張淑惠 | |
102 | 102年度臺南市海域環境監測及海污緊急應變工作計劃期末報告 | 大譽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吳東錦 | |
102 | 102年水環境守望相助巡守隊工作計畫 | 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| 呂冠蓉 | |
101 | 重要河川污染整治生態效益調查計畫-南崁溪、老街溪、急水溪及鹽水溪等四流域 |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| 楊樹森 | |
101 | 生活污水污染削減及管理計畫 |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 | 張淑惠 | |
101 | 水中超微量有機物檢測技術建立研究(2/2) |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環境衛 | 陳家揚 | |
101 | 河川水體增氧技術評估計畫 | 明志科技大學 | 範致豪 | |
101 | 101 年臺南地區河川污染整治推動及河川保育調查計畫 | 艾奕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劉惠民 | |
100 | 全國重點河川流域管理評鑑及整合計畫(第二年) | 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| 蔣本基 | |
100 | 南部地區河川污染整治與水質改善策略規劃及執行計畫 | 京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| 勇興台 | |
100 | 水中超微量有機物檢測技術建立研究(1/2) | 臺灣大學 | 陳家揚 | |
100 | 「100-101年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計畫」(第一年) |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| 田倩蓉副教授 |
1.水域生物
(1)魚類
鹽水溪之魚類相有鯉科之台灣馬口魚、鯽魚、日本鯽、鯉魚、羅漢魚、台灣石鮒、粗首鱲。鯰科之鯰魚;棘甲鯰科之琵琶鼠;塘蝨魚科之塘蝨魚;胎魚將魚科之大肚魚;慈鯛科之尼羅口孵魚;鰕虎科之極樂吻鰕虎、短吻紅斑吻鰕虎;鬥魚科之三星鬥魚;鱧科之班鱧,共計9科16種。上游河段以台灣馬口魚較優勢,中游則以粗首鱲較優勢,外來魚種有琵琶鼠,下游則有三星鬥魚、塘蝨魚及琵琶鼠等三種外來魚種。
(2)底棲動物及蝦蟹類
底棲動物有螃蟹12科53種、貝類218種。蝦類相計2科5種,數量與生物量均以粗糙沼蝦最具優勢約佔91%以上。蟹類相計有2科3種。
2.陸域生物
(1)植物
四草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之濕地,具有極高之生態價值。保護區周圍溝渠縱橫,兩岸長滿紅樹林、包括海茄苳、欖李、五梨跤、土沉香以及其他鹽生性植物。總計本流域植物約有51科169種。
(2)鳥類
本區鳥類曾記錄44科186種,其中包括唐白鷺、白鸛、黑鸛、白琵鷺、黑面琵鷺、松雀鷹、雀鷹、赤腹鷹、鳳頭蒼鷹、灰面鷲、鵟、澤鵟、老鷹、魚鷹、雕頭鷹、遊隼、紅隼、水雉、彩鷸、諾氏鷸、燕鴴、短耳鴞、草鴞、小燕鷗、紅尾伯勞、喜鵲等保育類動物。另外有高蹺鴴在此區繁殖,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有50公頃高蹺鴴保護區。
四草地區之優勢的鳥種,大致上以小型鷸珩科(如東方環頸珩、黑腹濱鷸、紅胸濱鷸)、鷺科(如小白鷺)、雁鴨科(如小水鴨)及鷗科(如黑腹燕鷗)為主。小型鷸珩科因為腳及喙長度的限制及方便警戒的選擇,主要在鹽田、休養中淺水或乾涸的魚塭及河口區退潮露出的潮間帶。鷺科為方便覓食,主要在魚塭區活動。雁鴨科為方便覓食與躲避敵害,主要在棄養水深的魚塭區活動。鷗科會到魚塭、河口或外海覓食,在鹽田區域休息。
保育類動物有唐白鷺、黑面琵鷺、巴鴨、松雀鷹、灰面鷲、澤鵟、灰澤鵟、魚鷹、紅隼、水雉、彩鷸、諾氏鷸、燕鴴、小燕鷗、蒼燕鷗、紅尾伯勞、喜鵲等。
參考資料
※經濟部水利署台灣河川復育網 http://trrn.wra.gov.tw/
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 https://wq.epa.gov.tw/
鹽水溪流域位置位於台灣南部,屬亞熱帶氣候,年平均溫度為24℃,相對濕度年平均為78%,年平均雨量約1,650毫米,雨量多集中於每年5月至9月,約佔全年總雨量80%以上,全流域年平均蒸發量約在1,400毫米。
行政院環保署於鹽水溪本流設有豐化橋、永安橋、溪頂寮大橋、鹽水溪橋等4個水質監測站,在支流那拔林溪設有同心橋、千鳥橋測站等2個水質監測站。依據108年全年監測數質,鹽水溪本流豐化橋及永安橋測站在中度至嚴重污染之間;溪頂寮大橋測站呈現中度污染;鹽水溪橋測站在中度至嚴重污染之間,支流那拔林溪同心橋測站及千鳥橋側站在未受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間。
參考資料
※經濟部水利署台灣河川復育網 http://trrn.wra.gov.tw/
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 https://wq.epa.gov.tw/

鹽水溪前身是台江內海,在史前時代就有西拉雅族沿水岸生活,而漢人移民開墾後,台江內海成了台灣政治經濟的中心,因此台南府城的四百年發展歷程中,主要就是沿著台江內海、五條港、鹽水溪(舊稱新港溪),由此可見鹽水溪在台灣歷史文化發展上的重要性。所以鹽水溪又稱為台南的母親之河。
鹽水溪位於台灣西南部台南市境內,西北鄰善化沿海集水區流域、東界曾文溪流域、南接二仁溪流域、西臨台灣海峽;主流發源於台南市龍崎嶇大坑尾阿里山山脈南部低山地帶,流經台南市龍崎嶇、關廟區、歸仁區、新化區、永康區、新市區及台南市安南區、安平區等地後流入台灣海峽,流域面積約343平方公里,全長約42公里,河床平均坡度降約1/295。
流域內重要支流有那拔林溪及虎頭溪排水;流域跨越台南市共12個鄉鎮市區,上游集水山區屬台南市龍崎區、關廟區、歸仁區、山上區及左鎮區,中下游屬新化區、善化區、新市區、永康區及台南市北區、東區、安南區、安平區等區。
參考資料
※經濟部水利署台灣河川復育網 http://trrn.wra.gov.tw/
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 https://wq.epa.gov.tw/